• 杀鱼爱德华氏菌ETAE_1309基因的启动子研究

    刘鹿忆;何弯弯;朱泽亮;邓平;艾桃山;谢海侠;朱文欢;张立强;

    为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ETAE_1309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本实验利用序列截短方式和定点突变技术鉴定了ETAE_1309基因的启动子,并检测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显示:ETAE_1309上游-139~-1 bp具有启动子活性,ETAE_1309的核心启动子为-10元件TATACT和-35元件CTGGCG,该启动子属于σ~(38)依赖型启动子。ETAE_1309转录水平受到RpoS_(Ep)(σ~(38))强烈的正调控,与毒力相关的调控蛋白EsrB、EsrC和与生理过程相关的Fur、CpxR、ETAE_2077对ETAE_1309转录水平影响不大。当杀鱼爱德华氏菌在DMEM培养基中生长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ETAE_1309启动子活性逐渐增加,24 h(稳定期)和36 h(衰亡期)启动子活性分别为12 h(对数期)的2.4倍和2.9倍。当培养温度升高至35℃时ETAE_1309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约为25℃时启动子活性的44.0%。本研究确证了杀鱼爱德华氏菌ETAE_1309的启动子序列及调控蛋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该启动子活性逐渐增加,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该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精准控制ETAE_1309蛋白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菌毒力奠定了基础。

    2024年05期 v.54;No.373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上犹江水库鲢鳙生态增殖区与禁捕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差异的研究

    巫曦雅;龚海波;易霈霈;傅雪军;余进祥;余智杰;孟子豪;黄滨;王淑兵;

    为探明鲢鳙增殖对上犹江水库食物网结构的调控,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上犹江水库生态增殖区(崇义段)和禁捕区(上犹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依据主要消费者及饵料生物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δ~(13)C、δ~(15)N),利用SIBER和MixSIAR模型分析两个区域渔获物群落营养结构差异,并初步构建食物网。结果显示: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的主要渔获物δ~(13)C值范围分别为-28.40‰~-22.13‰和-32.03‰~-17.36‰;δ~(15)N值范围分别为7.83‰~14.68‰和6.34‰~16.41‰;营养级范围分别为1.28~4.25和1.97~3.74,其中,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营养级最高的鱼类均为肉食性鱼类鳡,营养级最低的鱼类分别为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与禁捕区相比,生态增殖区鱼类摄食的食物资源更丰富、所占的生态位更宽,但群落营养结构各项指标,包括NR、CR、TA、CD、NND和SDNND均低于禁捕区。湿地植物为生态增殖区的主要碳源,而浮游植物为禁捕区的主要碳源。本研究揭示了禁捕区和生态增殖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差异,为后续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生态放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5期 v.54;No.373 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嘉陵江源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君轶;吴金明;杜浩;张辉;邵俭;危起伟;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嘉陵江源头水域鱼类群落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9年在嘉陵江源头水域开展了春夏两季的鱼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9种,分属2目6科,其中鲤科10种,鳅科5种,平鳍鳅科、鳍科、鲇科和鲿科各1种;嘉陵江源干流和支流小峪河鱼类群落优势度指数较高,各河段优势种以鲤科鱼类为主。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河流鱼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2.06、0.59~0.73和1.52~2.63,嘉陵江源干流河段和小峪河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河流,而安河鱼类丰富度指数最高;与嘉陵江源历史记载相比,鱼类群落结构为中等相似。鱼类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小峪河鱼类群落较为稳定外,其余河段鱼类群落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河道曲折系数是影响调查区域内优势鳍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2024年05期 v.54;No.373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蚯蚓渣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仇艳铭;乐玉华;童彬彬;冯宪君;欧卓智;余莹英;

    为探究蚯蚓渣粉替代鱼粉日粮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设计蚯蚓渣粉替代不同比例鱼粉(0%、10%、20%、30%)的4种饲料,分别记为Control、D10、D20和D30组,进行四个月养殖实验。结果显示,D10组大口黑鲈终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ontrol组,D20组大口黑鲈肌肉保水能力显著高于Control组,D30组大口黑鲈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显著低于Control组。并且3个实验组大口黑鲈全鱼和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和肌纤维面积(1 000~5 000μm~2)的百分比显著高于Control组,而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Control组相比,蚯蚓渣粉替代鱼粉实验组可通过上调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促进肌纤维新生和生长,进而改善肌肉品质。D20组肌肉保水能力、蛋白质含量、肌纤维面积(1000~5000μm~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其肌肉弹性和回复性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因此,综合分析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结果,建议大口黑鲈日粮中蚯蚓渣粉替代鱼粉的最适替代比例为20%。

    2024年05期 v.54;No.373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性能的影响

    梁梓龙;解志龙;葛家春;马行空;姜晓东;吴旭干;

    为探究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池塘养殖性能的影响,本实验于2022年比较了[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单一种植、水花生和黄花水龙(Jussiaea stipulacea Ohwi)1∶1种植、黄花水龙单一种植]三种水草种植模式下扣蟹的栖息选择性、生长性能、最终养殖效果和规格分布差异情况。结果显示:(1)黄花水龙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水花生且黄花水龙中栖息扣蟹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水花生中栖息的扣蟹,但黄花水龙中栖息扣蟹的数量明显较低;(2)在整个养殖阶段,黄花水龙组扣蟹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1∶1种植组,水花生组扣蟹生长速度最慢;(3)水花生组扣蟹具有成活率高、一龄性早熟率低以及残蟹率低等特点,但1∶1种植组产量最高;(4)规格分布方面,各组扣蟹体质量主要集中于6.00~8.99 g和9.00~11.99 g这两个规格区间内,黄花水龙组扣蟹在9.00~11.99 g、12.00~14.99 g和≥15 g这三个区间内的比例均高于另外两组。综上所述,在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阶段,池塘种植黄花水龙较水花生能使扣蟹的平均体质量得到提高,但是其产量以及成活率会降低,二者搭配使用可取得更高的产量。

    2024年05期 v.54;No.373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D-loop序列的从江田鱼与野生鲤形态和遗传差异分析

    陆俊杰;何旭盟;李志力;张宵;胡文静;孙佳敏;刘其根;

    利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和D-loop序列分析了解从江田鱼与都柳江野生鲤的形态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体长/体宽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鲤独有17个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d)较从江田鱼更高。野生鲤与从江田鱼的Fst值达到了0.15以上有较高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图显示,从江田鱼和野生鲤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从江田鱼群体的主要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部个体间(80.66%)。基因流分析表明从江田鱼群体间基因交流水平不高但与野生鲤基因交流较频繁。研究表明,从江田鱼可能来源于野生鲤,其地理分布相对独立且有特定养殖模式,但受到自然和人工选择,其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资源存在退化风险需要保护。

    2024年05期 v.54;No.373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氨氮对幼鲫鳃组织及其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胡雅菲;贾欣;耿志远;陈晨;张月;刘少贞;宋晶;

    为探究氨氮对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对鳃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幼鲫,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养于自来水(对照组)与NH_4Cl质量浓度为160~720 mg/L的水环境中,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和安全浓度(SC),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慢性毒性实验,NH_4Cl质量浓度分别为0、6、15、24 mg/L,实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氨氮对幼鲫96 h的LC_(50)为289.29 mg/L(95%置信区间264.08~316.90 mg/L),SC为28.90 mg/L。(2)鳃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鳃丝充血,鳃小片变短变粗、卷曲,泌氯细胞增生,柱状细胞变形,氨氮对鳃组织的损伤程度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3)各氨氮组的鳃组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氨氮组的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相同浓度组ACP、AKP酶活性呈升高趋势,ALT、AST、SOD、CAT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上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会抑制幼鲫生长,损伤鳃组织,并伤害抗氧化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2024年05期 v.54;No.373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不同规格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差异的研究

    刘阳;马睿;田海宁;管玲玲;刘小红;姜晓明;孟玉琼;

    为研究不同规格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差异,选择同一商业网箱养殖的小规格[(2.10±0.04) kg]、中规格[(2.93±0.02) kg]和大规格[(4.01±0.01) kg]三倍体虹鳟进行取样,分析表观品质、质地、营养成分和滋味物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表观品质方面,随着规格的增加,体长、体高、鱼片长和鱼片厚度逐渐增加,肉色无显著差异;鱼肉质地方面,中、大规格的鱼肉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较低的汁液流失率;鱼肉营养成分方面,大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20.41%)和较低的脂肪含量(13.50%),小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必需氨基酸含量(7.18 g/100 g)。中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1.14 mg/g)、二十二碳六烯酸(4.55 mg/g)和多不饱和脂肪酸(26.8 mg/g);滋味方面,肌苷酸(IMP)是虹鳟鱼鲜味的主要来源(TAV为21.23~27.39),中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鲜味活度值(28.64);小规格鱼肉具有较高的总甜味活度值(1.37),大规格鱼肉游离组氨酸含量较低,因此具有较低的总苦味活度值(5.57)。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规格虹鳟鱼肉肉色相近,小规格三倍体虹鳟鱼肉富含必需氨基酸和甜味物质;中规格三倍体虹鳟富含优质脂肪酸和鲜味物质;大规格虹鳟肌肉更加坚实,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苦味物质。

    2024年05期 v.54;No.373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瓦氏雅罗鱼3个养殖群体种质差异分析

    艾克达·热合曼;黄晶;邹宇婷;张立民;常玉梅;

    对国内3个不同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生长可量性状、抗氧化酶活性、肌肉营养成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采用凯氏定氮、索氏抽提和水解氨基酸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为瓦氏雅罗鱼优异种质的筛选、新品种选育及池塘养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的瓦氏雅罗鱼生长情况良好,且在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和平均全长无明显差异;在抗氧化酶活方面,肇东(ZD)群体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呼兰(HL)和沈阳(SY)群体,说明酶活性受不同养殖环境、喂食的饲料以及种质因素的影响;各种质群体水分(73.9~76.3%)、灰分(1.17~1.37%)、粗蛋白含量(16.70~19.57%)和粗脂肪含量(1.90~7.70%)有显著差异;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TAA)为13.96%~15.76%;ZD群体EAAI指数(64.83)、AAS(6.5)和CS(4.82)评分均高于HL和SY群体;23种脂肪酸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含量分别为0.39%~1.36%、0.71%~3.74%、0.48%~2.08%;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SNP,进而计算群体遗传学参数,用以评估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瓦氏雅罗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针对此现象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瓦氏雅罗鱼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综上所述,3个群体瓦氏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较均衡,符合FAO/WHO标准,均为符合人们营养需求的优质蛋白质,其中ZD和HL群体的瓦氏雅罗鱼肉质更鲜美多汁,可作为瓦氏雅罗鱼繁育以及新品种培育的优质资源。

    2024年05期 v.54;No.373 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克氏原螯虾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与分馏特征研究

    陈晓龙;胡乐;熊飞;喻记新;翟东东;刘红艳;陈元元;

    为了解稳定同位素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的周转与分馏特征,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虾种、成虾)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投饲条件下(饲料、鱼糜)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半衰期和肌肉组织判别系数。结果表明,饲料组和鱼糜组虾种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8 5±0.000 7) d~(-1)、(0.007 9±0.001 2) d~(-1),成虾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1 3±0.000 1) d~(-1)、(0.000 9±0.000 4) d~(-1),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系数差异不显著。虾种的相对增长率(1.60、1.57)大于成虾(1.08、1.05),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相对增长率差异不大。相对于饲料组,鱼糜组虾种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在第7天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成虾组δ~(13)C值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和成虾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均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0.020 8±0.004 0) d~(-1)大于成虾(0.018 4±0.002 0) d~(-1)。虾种和成虾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0.89‰±0.15‰、1.06‰±0.16‰,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3.42‰±0.08‰、3.63‰±0.13‰,虾种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均小于成虾。研究结果可为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食性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提高食源分析的准确性。

    2024年05期 v.54;No.373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碳酸盐碱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耐受性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杨艳平;高磊;刘丽霞;格根图牙;乌仁塔娜;王俊;

    为研究不同碳酸盐碱度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成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碱度条件下(7.00、9.49、12.86、17.42、23.61、32.00 mmol/L)对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号”仔蟹进行96 h急性碱度胁迫实验,探讨仔蟹对碳酸盐碱度的适应性。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仔蟹随着碱度的升高,死亡率增加,在24、48、96 h时的碳酸氢钠碱度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62.32、46.77、34.22 mmol/L,安全浓度SC为7.90 mmol/L;对照组7.00 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9.49、12.86、17.42、23.61 mmol/L实验组SOD活性均呈现先显著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4 h达到峰值,而32.00 mmol/L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各实验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9.49、12.86、17.42 mmol/L浓度碱度组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23.61、32.00 mmol/L高浓度碱度组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实验组组织液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显著升高再降低的趋势;32.00 mmol/L浓度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其它实验组均出现先显著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并在24 h时达到峰值。不同碱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生存有较大的影响,中华绒螯仔蟹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来适应一定程度的碱度胁迫。

    2024年05期 v.54;No.373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孵化温度对乌龟性别及质量的影响

    彭明伟;李伟;洪孝友;陈辰;纪利芹;田阔;项旭东;朱新平;刘晓莉;

    为评估不同孵化温度对乌龟(Chinemys reevesii)性别及质量的影响,探求更好的稚龟孵化条件,本研究将乌龟受精卵置于25、27、29、31、33℃、转温温度(33℃转29℃)条件下孵化,统计孵化率、测量稚龟形态特征以及运动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27℃孵化率最高,为42.67%,且稚龟的尾长、背甲长、背甲宽、体高、腹甲长最大;27℃孵出的稚龟翻身速度最快,与31、33℃存在显著性差异;29℃孵出的稚龟游泳速度最快,与25、33℃呈现显著性差异;33℃孵化,孵化期最短和雌性比例最高,与25、27、29℃孵化差异显著,而33℃孵化的雌性比例与转温温度孵化没有显著性差异;33℃转29℃孵化温度下腹甲宽、体重最大,乌龟生理生化指标中仅总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33℃的总抗氧化能力最低,与29℃有显著性差异,转温温度组处于两者之间,与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27℃、29℃与转温温度处理能产生高质量的稚龟,而转温温度与恒定的27℃、29℃相比,其孵化周期更短,稚龟雌性比率更高,与31、33℃相比,则稚龟质量更好。综上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转温温度方式可用来做为规模化扩繁全雌乌龟苗种的生产方式。

    2024年05期 v.54;No.373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